2021–2022 海內外資料科學DS/DA跨產業求職攻略(上)

求職動機、面試準備、履歷投遞建議(Bytedance/Binance)

梁文宣(Shiuan)
12 min readMay 31, 2022

2021/10我開始為期3個月的求職之路(job-hunting),2022/01很幸運拿到理想中的offer,2022/02我正式離開前東家(詳見畢業文),到了理想的下一站。

2021–2022這段後疫情期的求職經歷既特別、漫長又多變,也讓我個人對未來職涯的目標不斷優化。

感謝Medium上各位DS前輩的求職心得;

感謝前東家2.5年的照顧;

感謝這一路上與我諮詢的朋友、前輩,讓我在選擇兩難時給我建議。

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不如寫一篇求職攻略文,把這一路上遇到的問題、解方、掙扎、選擇給記錄下來。

讓這份感謝傳下去。

誰適合看這篇?

  • 即將畢業求職的社會新鮮人
  • Data領域工作<5年的junior analyst
  • 想轉職加入DS領域的工作者

順便推廣一下我的電子報,我會每週定期分享個人的時事觀點、新知分享、與成長反思。

白天的我是一名資料科學家,晚上則化身為自由創作者,記錄職涯成長、個人觀點、生活反思。
最近我已經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,轉職到一個工時彈性的遠距工作者,展開更自由的職涯,並開始經營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。
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內容包含:
1. 資料科學的職涯、遠距辦公經驗談
2. 自學課程推薦&心得
3. 時事觀點、有料Podcast分享
4. 我的自由創作(e.g. 自我反思、夢的解析)
邀請您加入我的電子報行列,每週日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。

以下進入本文

面試成績單

1. Bytedance-product data analyst(5 rounds) → offer get2. Binance-data analyst(5 rounds)→ offer get

文章大綱

一、個人背景

二、離職原因

三、求職準備

四、求職管道

一、個人背景

我在履歷上放了些什麼?

A. 學經歷

  • 台大國企所/線上自學量化分析、ML,NC State統計所交換一學期
  • 國泰數數發Data Analyst(DA) 2.5 YOE
  • 負責商業提案、業務場景應用(POC)、模型設計、模型自動化

B. 參與專案

  • 0.5 year- 集團客戶分析專案
  • 1 year- 顧客價值預測專案,含模型自動化
  • 1 year- 客戶標籤專案,擔任PM帶領約4人小組

C. 業外經歷

  • 台灣蝦皮競賽:Shopee “I’m the Best Coder Challenge” 2020- 亞軍(心得文見連結)
  • Kaggle競賽:2020 Shopee Code League — Marketing Analytics- Top 2% among 350 teams

二、離職原因

為何我決定離開國泰數數發?內部有什麼推力?外部又有什麼拉力?

在國泰數數發這2.5年其實我每年都有所成長,在離開國泰的畢業文中我提到我喜歡這裡的環境、文化、工作同事,但我也語帶保留,沒有提到在大公司工作的缺點、以及個人成長、視野的轉變。

以下分3點,說明我為何離開國泰數數發:

1. 追逐時下潮流Crypto,Blockchain:

  • 2021年末加密浪潮興起、各種NFT discord社群興起,隨著臉書改名Meta,我甚至也入手了第一個PFP(Profile picture),上班聽著「寶博朋友說」Podcast,看著各個NFT/Crypto致富的少年、我心態開始浮躁,總想著是否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在這個新興產業?
  • 我想起當初加入數數發data team也是這個「逐浪心態」,當年紅的是data science,今夯的是blockchain, crypto,我相信「在風口上豬也會飛」,於是我便在這個領域涉入更深,並且找到許多Data x Crypto的職位

事後來看,當時的浮躁確實是中了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的心態,但這也幫助我面試加密貨幣公司時,比起其他求職者有更強烈的求職動機。

2. 大公司薪資成長穩但慢:

  • 2019,大約3年前入職時,數據科學雖然很新潮、很性感,但薪資比起其他MBA畢業工作–很不性感,尤其是junior的數據分析師
  • 面對薪資落差,那時我仍然堅定的選擇時下最性感data science技術職,加入數數發做Data。但同時我也給自己設下停損點:「3年內必須達到金融業MA水準的年薪」(因為同儕多選擇進入高薪MA職位)

雖然每年都有調薪,但距離3年前給自己的停損點仍有一步之遙,因此我決定到其他產業試看看有沒有更高的薪資機會,來兌現我3年前給自己的承諾

3. 疫情期間體驗WFH,開始追求遠距工作:

  • 2021 台灣Covid-19疫情爆發,我們公司也開始分流居家辦公,我非常喜歡、適應WFH的生活,甚至連螢幕、工學椅都買好,可謂WFH的大使
  • WFH能讓我更彈性的安排一天,能讓我自由的選擇的工作時間、地點,自我管理任務,這是一種公司對你的信任,讓我感到很自在

隨著2021年末疫情趨緩,部分公司(包含我)開始回到辦公室工作,但我看到仍有部分公司選擇持續遠端辦公,這讓我開始尋找能WFH的崗位。我相信WFH是未來趨勢,只要工作內容能WFH,就應該尊重員工意願。

小結:

離職原因、轉職動機一定要花時間好好消化、思考,真心地問自己,因為接下來的轉職之路上,不僅對方面試官會問、自己的主管也會問、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會問,這一路上我被問了不下百遍。

準備好這個問題,才能根據不同人,選擇「優雅不傷和氣」的方式回答

Photo by Yosep Surahman on Unsplash

三、求職準備-(6個月佳)

求職準備期可以拉得非常長,我大概是2021(工作滿兩年)年中就有意識到要準備更新履歷,然後開始思考:「假如半年後要面試,我能端出什麼菜?」

1. 設定目標:

  • 設定這次轉職的目標,包括是產業、職位、薪資,如前面離職原因提到的推力拉力,其實就奠定了我要換「產業」的這個目標
  • 設定目標能讓你有效率的篩選目標職缺JD、並且在HR關展現足夠動機

2. 認清阻礙:

  • 設定完目標後,就是要釐清目標與現實的阻礙
  • 我在準備初期就有涉獵幾個目標產業的資料分析師JD,發現沒有報表(Tableau)產出、缺少網路產品的經驗可能是我的短版,及早認清自己的在面試時可能會被Challenge的點加以準備
  • 我也是這在這階段發現大部分的DS職位也會要求筆試,因此在這個階段就開始每周規律的刷Leetcode(Python)、Hackerrank(SQL)

3. 履歷迭代:

  • 根據目標與阻礙之間的隔閡,修飾自己的履歷更”to the point”
  • 修飾方法包括上線上課程、做Side project,但最快的方法還是仔細檢視過去的工作有經歷進行修飾、加以關聯
  • 這裡會說迭代,是因為履歷真的要有修改10+遍的打算,給老師、給專家修改。有時候看到新的職位JD趨勢,也會回過頭來修飾自己履歷

四、求職管道

有了求職目標、準備,再來就是選擇正確、有效的求職管道,這對於DS/DA這類新興崗位尤其重要

這次轉職我大量倚賴Linkedin,我記得3年前使用時台灣還沒什麼職缺,但近年Linkedin在台灣的普及度有感上升,非常建議大家申請一個Linkedin帳號

這邊也跟大家分享4個Linkedin的幾個不容錯過的求職技巧:

1. Linkedin-job search:

  • 最基本的填上職位、公司就可以開始搜尋,要注意大部分DS的職位JD都是英文
  • 我會開啟專屬推播通知:”Taipei&Data analyst”,讓新職位出現的時候能提醒自己查閱,了解最新的職位趨勢

2. Linkedin-內推:

在Linkedin上多connect陌生人,甚至可以到夢想公司的頁面follow,並搜尋員工直接寫信詢問是否有內推機會,同時Linkedin也會讓相關產業文章更常在你的動態牆上曝光

3. Linkedin-Premium:

用Linkedin後的通常會碰到一個問題:「該花錢買它的Premium service嗎?」準確來說不花錢也能用Linkedin找到工作。但個人有花錢購買Premium 3個月,並發覺有2個好處:

  • 能讓你更有機會被recuiter看見,同時透過投遞者優勢分析,能找到自己特別有利基點的職位
  • 每個月在付費讓你「更主動」的去善用Linkedin功能、更有壓力的投遞履歷→ 如果說job hunting是場長跑馬拉松,那麼能維持「積極心態」的投資一定划算

4. Linkedin-Headhunter:

  • 有句話說「Linkedin是Head hunter的社交平台」→我非常同意。自從我在Linkedin上更新個人近況後,每週都會有新的獵頭私訊我職缺 — 這非常適合佛系求職者
  • 早期我也是抱著看看市場行情的心態,有接觸到幾個hunter,我認同hunter能省去找工作的麻煩,並且在面試前提供一些tips,面試完後關心你,讓你有種「面試戰友」的感覺

但也要注意:許多hunter手上的職位多是同行、競業,或是抽傭高的職位,有時候不見得是你的求職目標。此外,data職位有一些domain/ skills 他們不一定理解,很多時候還要反過來教育hunter因此找到一個理解你的分析能力、職涯目標的hunter很難得

5. 104人力銀行:

  • 第一輪面試我沒有使用104投遞,但現在104上資料分析的職位相比3年前也多不少,甚至不乏外商公司也在上面招人
Photo by Souvik Banerjee on Unsplash

投遞小技巧分享

我在2021–2022這段3個月的求職期有兩輪面試,這裡所謂的一輪,其實是同時間、與多間不同公司面試類似職位,會想分輪進行有以下3個優點:

1. 統一準備筆試:
可以專心準備coding test,我這一輪幾乎在2週內就完成大部分的SQL/Python筆試
2. 面試階段同步:
a. 筆試、HR、主管面試階段同步,不會有的職位都已經面完了,另一個才剛過第一關
b. 我在每次面試完都會小小跟HR催促:「因為另一間已經到final round了,但我對這個職位很有興趣,希望能進行的快一點」如果面試表現好,HR一般都會加速安排,這樣便能確保面試階段同步
3. Compete offer:
最終若有2間以上的offer,在轉職加薪時有更高的談判籌碼,談判薪資這點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詳細說明

以上是我的2021–2022海內外資料科學DS/DA求職攻略(上)-轉職動機、求職準備、履歷投遞建議,希望能幫助到近期/未來準備在DS領域Job hunting的人。

求職前期的海投履歷的過程非常辛苦,一來是無聲卡讓人很氣餒,二來是面對海量不認識的公司、職位不知從何下手。

因此我認為「設定轉職目標」非常重要。除了能讓自己有動力持續長跑這段求職期,並且能「有原則的快速篩掉不適合的職位」,就跟我當初找第一份工作時一樣。

我最後透過Linkedin-job search得到與上海字節跳動(Bytedance)的面試,之後又在Linkedin動態牆上碰巧看到幣安(Binance)有員工分享近期team內部職缺,私訊聯絡後透過 Linkedin-內推成功。第一輪面試就是在這兩間公司同步進行。

想知道更多這兩間科技巨頭的面試準備、應答過程請參考下一篇:

2021–2022 海內外資料科學DS/DA求職攻略(中)-DA面試準備、內容與應答

我的文章也會陸續搬遷到個人部落格,逐漸把創作重心移到個人網站上,Medium會愈來愈少,若您是我Medium忠實Followers,建議將《自由宣言個人網站》加入你的頁籤。

2024 更新- 解鎖職場自由– Shiuan的求職勝經:面試、談薪、決策全攻略

這篇文章在這 2 年間在 Medium 上持續獲得點閱,讓我受寵若驚,

2024 年我推出第一個數位電子書【解鎖職場自由– Shiuan的求職勝經:面試、談薪、決策全攻略】,全文43頁,詳細記載了我在2022 轉職的詳細攻略過程。

【解鎖職場自由– Shiuan的求職勝經:面試、談薪、決策全攻略】

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本電子書,還有許多優化之處,因此購買享有早鳥價: $590

想幫自己轉職加薪?歡迎前往購買連結:

https://portaly.cc/freeshiuan/product/ig691PeTmjCQX6N6GhOi

最後給願意看到這邊的你: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邀請你訂閱我的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。我會在每週日定期分享個人的時事觀點、新知分享與成長反思。

白天的我是一名資料科學家,晚上則化身為自由創作者,記錄職涯成長、個人觀點、生活反思。
最近我已經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,轉職到一個工時彈性的遠距工作者,展開更自由的職涯,並開始經營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。
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內容包含:
1. 資料科學的職涯、遠距辦公經驗談
2. 自學課程推薦&心得
3. 時事觀點、有料Podcast分享
4. 我的自由創作(e.g. 自我反思、夢的解析)
邀請您加入我的電子報行列,每週日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。

--

--

梁文宣(Shiuan)

白天的我是一名資料科學家,晚上則化身為自由創作者,記錄職涯成長、個人觀點、生活反思。 最近我已經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,轉職到一個工時彈性的遠距工作者,展開更自由的職涯,並開始經營《自由宣言》電子報。https://hustling-pioneer-3508.ck.page